戏说三国:历史的那些有趣事

来源:网络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自强不息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但特派员大人忘了,得罪警察历来都没有好果子吃,何况得罪的是警察局长。县尉手上虽然没几个兵,但他手下有比兵更厉害的角色——兄弟,要修理你一个小小的督邮那是绰绰有余的。

合法权益受到侵害,饭碗被人砸得粉碎,换谁都不干。

对刘备同志而言,他会更生气,老子的乌纱帽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也不是地下捡来的,又不是花钱买来的,而是在枪林弹雨中一刀一枪拿命拼出来的。咱好歹是个功臣,一纸通知,就让老子回到解放前,如此不识相,欠揍啊?

太伤自尊了。

自尊就像一个鸡蛋,表面坚硬、风光,但却一触即溃,里面流出的是伤心的液体。

不惩治一下都不行了。

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刘备,当然不会选择申辩,上诉一类的复杂程序,向组织反映问题(估计也没有用),他决心流氓一把,男人一把,豪气一把。对于小小的督邮,不用劳烦自家兄弟,自家动手就行。

不当孙子了,这回要当大爷。

愤怒不已的刘备带着人折回驿馆,直接冲进房间,对惊慌失措的督邮大人说:“上级首长(府君)叫我来请你过去问话。”

督邮一头雾水,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刘备结结实实地捆绑起来。

刘备把督邮拖到一棵大树下,不再和他搞理论辩论。

他要的是公道,尽管督邮并不能给。

说明一下,演义上说张飞鞭打督邮是不正确的,刘备虽然仁厚,是一代枭雄,却绝不老实,自古以来,老实人都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。在我看来,即使是再仁厚的枭雄,再老实的百姓也有怒发冲冠的时候,发怒是一种态度,别人怒发冲冠为红颜,而刘备只为自己的工作。而这样的人,才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刘备。至于某些专家所说刘备是无理取闹、气焰嚣张的赳赳武夫,那是因为没有仔细分析史料所致。

态度不重要,重要的是结果;但如果结果已经确定,态度就很重要了。

刘备那时不过是25岁上下的青年人,血气方刚的,你惹他,比惹犀利哥后果还要严重。但坐惯了机关的督邮还想端一端特派员的官架子,吓唬面前这个年轻人。

别冲动啊,别乱来啊,我可是纪委的人。

那就打!

打的就是你,估计边打还在爆粗口(那是肯定的)。

历来纪委的人都是很牛的,看谁不顺眼就修理谁,人见人怕,哪有被人修理的道理?因此督邮还是不服气:

上面要裁员,我有什么办法?你有本事找他们算账啊?

找上面太麻烦,找你最方便!

因此,不服气的督邮得到了让他更加不服气的的结果——接着挨打。

越打越有劲。

要知道,打人也是可以上瘾的——刘备原计划把他杀掉。

遇到硬汉了。

好汉不吃眼前亏,督邮不是好汉,也不愿意继续让自家的身体吃亏,开始大爷大妈地求饶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戏说三国:历史的那些有趣事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