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万男儿血:中条山保卫战

来源:网络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李幺傻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和杨虎城一样,李虎臣也没有多少文化,但是非常喜欢听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,自小血管里就流淌着忠义和倔强的血液。关中人都特别讲义气,关中人对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的喜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,这是陕西以外的人难以想象的。即使在现在,东南沿海地区谈论的都是怎么赚钱,而走进关中农村,老老少少们聚集在一起,谈论的话题还是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,这几百年来一直都是这样。在关中农村,即使没上过学的文盲,也能把关羽、武松、鲁智深这样的人说得头头是道。在别的地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,关中百姓还是将“义”看得高于一切,从古到今一脉相承,他们日子过得再清苦,也很少有人去行骗。

关中人从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中学会了报国忠义。西安事变后,孙蔚如三次面见蒋介石,要求将他扣押,而放杨虎城出来抗日,他说杨虎城打仗比他在行,抗战开始的时候,已经成为平民的李虎臣从西安跑到了重庆,要蒋介石给他一支军队去打鬼子。这样的事情,别的地方的人是干不出来的。

关中人,甚至整个陕西人的性格都有一个特点一一生倔冷憎。一条路走到黑,撞倒南墙不回头,总是能够干出别人想不到的事情。外界人把这种性格叫“冷”,把陕西小伙叫“陕西冷娃”。理解了陕西冷娃,就能够理解张学良被抓了,东北军解散了,而杨虎城被抓了,讲义气的陕西军没有解散:就能够理解陕西几千娃娃兵手无寸铁,被日本人逼到了黄河岸边,宁肯跳进黄河也不投降;就能够理解以陕西军为主的中国军队为什么能够孤悬敌后三年之久,日本人难以越过中条山。

“二虎守长安”的事情发生在1926年4月初,刘镇华带着十万军队来到关中的时候,李虎臣的守军只有5000人,而且四分五裂,人心惶惶。是战是和,部下各执一词。李虎臣派人向杨虎城求援,并说:“‘对点’来,就守。‘对点不来,就走。”对点,就是李虎臣对杨虎城的称呼。

杨虎城当然守,关中刀客出身的他从来就不怵硬仗恶仗。杨虎城先派孙蔚如占据了渭北通往长安的所有交通要塞和桥梁,然后5000大军开往长安城。

就在杨虎城星夜兼程赶往长安的时候,刘镇华已经将长安城围住了。可是,愚蠢的刘镇华采取“围三阙一”的战术,西门外没有派一兵一卒,幻想着大兵压境,李虎臣会望风而逃,他没有想到杨虎城的5000人马趁着夜色从西门鱼贯而入。等到刘镇华发现援兵到来,派兵围攻西门的时候,杨虎城已经站在了城墙上,西门关闭了。

长安城里,现在有了一万人。然而,十万人攻,一万人守,仍旧实力悬殊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十万男儿血:中条山保卫战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