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家教子书:父亲的榜样(外国篇)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张振鹏

主角:卡尔·威特黑格尔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老威特不让小威特停留在孩子式的表达方式上,而是教他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词语,并且力求准确生动,绝不使用暧昧词语。他的信条是,要想头脑变得清醒,就必须掌握清楚明了的词汇。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,他自己应该以身作则,力求发音标准,用词规范。

当然,老威特也要求妻子和仆人说标准德国话,严禁说方言。他认为,让威特学会方言是浪费时间。他只允许威特记标准的德语。因为只要记住标准读法,就可以让他毫不费力气地读懂书上写的东西。

老威特的做法应该引起今天父母的深思,因为忙于工作,很多父母只好把自己的孩子交 给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保姆和长辈来看管,孩子整天生活在方言和土话中,在学语言的最佳时间没有学到最佳语言,反而学了一些残缺不全的只言片语,从早期教育的角度来看,这样的孩子一开始就失败了。

教子点睛:

尽早教孩子学会说话,实际上是需要父母要及早与婴儿说话,要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,把语言交往与周围事物的认识结合起来。因为语言是人们接受知识的主要工具,学习语言能增强孩子的记忆,能锻炼发音器官。

不蒙蔽孩子的理性

老威特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一个特点,就是严格而不专制,从不强迫孩子服从他。老威特反对专制,无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在其他方面,他都很注意讲道理,理性思考和处理问题。

“不蒙蔽孩子的理性,不扰乱孩子的判断力。”这是老威特坚守的一个重要教育原则。所以,他批评孩子时,总是晓之以理,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挨了批评。要知道,没有比父母在没有搞清事实前就批评孩子更糟糕的事了。即使父母的责怪和禁令是正确的,也应该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原因,否则孩子的心里就会不服气。

遗憾的是,在现实生活中,有太多的父母认识不到这一点,其实这就是专制,专制会蒙蔽住孩子的理性,让他的判断力失常。

为了防止错怪小威特,在责备或禁止他做某件事时,老威特总是尽力弄清楚事实,向他说明原因,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。老威特认为,这样做就不会损害孩子的理性和判断力。他说,孩子如果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,他一生就不能正确判断是非了。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的是非观念被扭曲了,这是社会发展最大的障碍。他在书中这样写道:

有一次,威特对人说了粗鲁的话,我没有马上责备他,而是立即向人家道歉说:“我儿子是在乡下长大的,所以才说出这种话来。请您别介意。”这时,威特就会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,事后一定会和我谈到这件事。

这时候,我才对他说:“你的话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, 其实我也那么认为。但是在当着别人的面说就不合适。因为你说了那种话,N先生不是臊得脸都红了吗?N先生喜欢你,又碍于你爸爸的情面,所以没有说什么。但他一定生气了,他后来一直不说话,就是因为你的那些话伤害了他。”我不赞成威特的粗鲁,但又向他剖析了这件事的是非,因此他的判断力也就不会受到损害了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名家教子书:父亲的榜样(外国篇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