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军机处二百年》军机处二百年全文在线试读

发布时间:2023-10-20 编辑:小编

当日刘统勋一早坐轿前往军机处,行至东华门时病发,未及上朝便急忙回家。乾隆闻讯后,急忙派福隆安从宫中带药前往刘府急救,到达时刘统勋已溘然长逝。刘统勋去世之后,乾隆亲自前往刘府祭拜。不想到了刘府门前,因为刘家门太小,轿子无法通过,把轿盖掀掉才得以进去。乾隆看到刘统勋虽为一品大员,家居如此简陋,大受感动,嘉奖道:“如刘统勋方不愧为真宰相,汝等宜法效之。”刘统勋死后谥号“文正”,乾隆朝六十年,得此谥号者仅此一人。

刘统勋去世之后,以于敏中为首席军机大臣。于敏中是张廷玉的门生,出生在江苏金坛,于氏家族在当地是名门望族。乾隆二年,二十四岁的于敏中考中状元,在翰林院供职七年,被调任“起居注官”。“起居注官”工作不过是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,但只有皇帝最欣赏的臣子才能得任。

乾隆二十五年,于敏中被调入军机处,此后在乾隆身边出谋划策。在乾隆朝的几次重大战役中,由他负责谕旨的拟定工作,于敏中一丝不苟,俯察机要,与万里之外的武将不谋而合。在刘统勋去世后,于敏中担任首席军机大臣自然是众望所归。

于敏中之前,历任军机大臣虽然位极人臣,无不谨慎,唯恐过于招摇,导致皇帝忌讳。讷亲虽被斩首,但在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时,为人苛严,不通人情,门庭冷落,无人过来钻营。傅恒虽是乾隆的小舅子,却是谨慎无比,丝毫不敢露出权力欲望,刘统勋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时更以清廉闻名。

于敏中初入军机处时也谨慎少言,注意与京内大臣保持距离。做了首席军机大臣之后,逢迎的人多了,此时于敏中也不再掩饰,广结外吏,“凡词林文士无不奔竞其门”,导致整个官风为之一变。

在华的西方传教士所观察,傅恒在世时还表达过与乾隆相左的意见,而于敏中却从来不敢这么做。此时的朝臣们主要忙于书写颂词,编撰官方刊行的书籍。中枢的奢侈之风,不久就蔓延到了全国。后世常认为,乾隆朝中后期的贪腐风气实源自于敏中。

于敏中于敏中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没多久,乾隆三十九年(公元1774年),于敏中卷入了太监高云从一案。

自清一代,对太监是严加管束,顺治立铁牌于内务府,“永禁内监干预朝政”,并规定太监不得与外官结交,不得假亲戚名义购买田产。如有太监与外官勾结,干预朝政者,即行凌迟处死。乾隆对太监与外官交往一直防范极严,曾有太监赵起龙与大臣庆复的儿子来往,私下议论乾隆人品之类。乾隆得悉后,立刻将赵起龙处死。虽然乾隆严厉禁止太监与官员来往,但却屡禁不止,乾隆三十九年又有太监高云从结交大员一案。

后续精彩内容,点击下方关注我们,回复书名即可阅读!
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资讯> 《军机处二百年》军机处二百年全文在线试读
返回顶部